首页 关于我们 发行服务 广告服务 公司新闻 发行资讯 订阅卡录入 发现温州

TOP

80‘s设计师,用他们的眼光改变这个城市
2014-09-16 16:29:14 来源: 】 浏览:35535次 评论:0
策划:王忠瑞  施皓宓  编辑:黄璐璐  蒋茹
摄影:池哲人  版式设计:阮妍 

      谈到这个城市的设计师时,我们常常将眼光放在那些有特殊成就的人身上,这些特殊成就或许是财务收入上的,更多的是影响力和辨识度。我们过去关注的这些人,基本是60’s和70’s,他们正是这个时代的中坚力量。而80’s和90’s得到的机会相对少,无论是先天条件的限制还是后天的各种不足都使得他们对这个世界的影响还不能掷地有声。
Anyway,我们知道,你们正在用自己的成长改变着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
      温州的80’s设计师们生存得并不轻松,他们既不来自那个“物以稀为贵”的艺术从业者匮乏年代,也因为不够出类拔萃从一线城市的厮杀中“退隐”回这个小城市,然而这个城市又是一个不能给年轻人太多艺术土壤的局促地界。在这样尴尬的境地中要“杀出一条血路”是一件说轻松有蹊径说艰辛有苦楚的事。
      《发现温州》找到几位谈笑风生的80’s设计师,有平面设计师、服装设计师、形象设计师、空间设计师,他们在这个城市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且有条不紊地经营着自己和自己的设计,他们正用自己的眼光,慢慢改变着我们生活的城市。


只想做一枚安静的独立设计师
1.jpg
张晓星
80后
服装设计师
只求安安静静地做设计
      短发,瘦小,脸上挂着浅浅的笑,说话轻声细语,没有过多的肢体语言,除了“温和”,似乎很难找其他更合适的形容词来形容张晓星给人的第一印象。穿着由自己手工缝纫的花裙子,热情的找来房间各个角落的手工作品供我们观赏,说着每一片珠片和每一颗纽扣的特殊来历,在她整个谈话的言语空隙里始终簇拥着一种不紧不慢,耐人寻味的调调。在她的身上我们完全能感受一个年轻设计师的特质,但这一切似乎和经营两个字不太相关。晓星承认对于创立工作室很大一部分原因也只是为了可以更好地延续自己做设计的梦想。
      今年,刚结束了海外的课程的晓星和同样有着留学背景的男朋友就决定要回国开创他们的天地。起初他们决定先去上海转一趟,但由于没有特别好的机缘再加上家里人的催促,最终他们还是决定要回到温州。
      于是,这间和朋友一起合租的小小工作室,就成了晓星回国后的梦想根据地。这间100多平米的房子虽说不小,但对于一个服装工作室来说,显然这样的准备还是显得过于仓促,成衣样品,手稿,未完成的刺绣作品以及小小的会客沙发,所有的东西都以一种无序的状态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与其说是一间工作室,这里更像是晓星的一个手工作坊空间,只适合安静地做设计,而不是大张旗鼓的对外营业。不过这一切在晓星看来似乎都不是问题,在聊天的过程中,她不断的强调自己目前并不想扩大工作室的生意,只求能安静地做设计就是她现阶段最大的梦想。
      虽然身边的人也总会提醒她这样的经营理念并不科学,像她这样一件两件的衣服卖根本就不可能会有“钱途”,但这个看似温和的女孩身上却有一股坚持自己想法的韧劲,她说量化的东西她不喜欢也不做,手工的东西虽然慢,懂得人也不多,但她喜欢的她就会坚持。

独爱手工刺绣的质感
      在英国和法国多年的求学经历,让晓星在设计这件事情上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晓星说她非常喜欢法国的设计文化,特别是那里的手工刺绣,为此在结束英国的课程后她还专门到法国Chanel旗下著名的手工坊Lesage进修了一年的刺绣课程。
张晓星对于刺绣的热爱是一步一步在加深的,以前可能只是对刺绣的手法感兴趣,但渐渐的她对刺绣的配色、图案、用料都开始有所研究,她希望把她在法国学习到的刺绣工艺都运用到她的设计作品中。“刺绣可以给一件成衣增加质感,每一个独一无二的手工刺绣图案都将成为一件衣服独特的标签。”
      对于前来定制衣服的顾客,只要对刺绣感兴趣,晓星都愿意为其设计刺绣图案。手工刺绣是个慢活儿,所有的图案,都需要一针一针、一个珠片一个珠片的去完成,耗时往往是几个月之久,复杂一点的图案甚至要大半年才能完成,而在刺绣过程中手工者的手指也常年处于一个受伤的状态。但晓星说这些对于她来说都不是最大的问题,回到国内后她发现顾客对手工作品的接受能力才是她真正所担心的。在法国,因为有很好的设计氛围,也因为那里人们的生活节奏很慢,所以大家对于手工的东西都会特别的尊重,很多顾客为了一件自己喜欢的设计作品往往愿意等上几个月的时间,但在国内顾客们通常就没有那么大的耐心了,他们也不太了解手工的成本价值,即使是再耗时、精致的作品也往往会受到顾客对其价格的质疑。
对于晓星来说,要让所有的顾客都了解手工的魅力那障碍显然不小,但对于手工的东西晓星还是希望保留着这份热爱,毕竟小众的东西总是要经历时间的磨练才会成为大众。
      晓星的刺绣灵感通常都来自与身边的生活,就如她近期在看一本《蘑菇》的书,于是书里面那些色彩形态丰富的蘑菇就成了她刺绣的灵感源。在她近期的成衣作品中我们一定可以发现很多可爱的蘑菇身影。除了在法国学习的刺绣,回到温州后晓星也发现了本土瓯绣的魅力。瓯绣虽然是非常传统的一个东西,但它独特的色彩魅力完全可以成为一大时尚元素,接下来晓星说她要开始尝试在自己的设计作品中加入更多瓯绣元素,带来更多有思想的有故事的作品。

独立设计师的困境与坚持
      2011年,张晓星凭借着她优秀的毕业作品集获得了英国University of Arts London大学的15000英镑奖学金让其继续攻读该校的研究生学位。毕业后曾在Vivian Westwood和Alexander McQueen进行实习。
      对于一个年轻的80后设计师来说,这样的成绩已经足够的优秀。但张晓星知道从她决定回国,决定创建服装设计工作室的那一刻起,这些成绩都又归零了,现在她的设计将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毕业作品,她也不再是一个实习生,她面对的是一个独立设计师成长的课程,这种成长包括她个人也包括她手中的作品。
      近些年来在国内,越来越多80后独立设计师在崛起,他们都怀揣着一个设计梦,以不计代价的成本去与现实抗争。而就像刚刚起步的张晓星一样,在这样一个圈子里,大多数的年轻人都仍然处于一个谋生、探索的阶段。能够支撑下来的,要么是积累了一堆名人的客户,变成定制设计师;要么就是家庭条件非常好,能够从财务上支持他们去坚持自己的理想。而相比与北京上海这些各方面条件发展都比较成熟的地区,在温州独立设计师要想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难度似乎更大。
      所幸的是,这个市场虽然小众但却也是在向渐趋成熟稳定的方向发展,这个市场主要以70末、80后、有购买能力的人群为主,这个人群对奢侈品牌的消费已然从“唯马首是瞻”过渡到“为设计埋单”的阶段,他们懂得欣赏设计、了解创意、不太愿意随大流,他们知道什么是适合自己的,一旦找到与自己契合的设计师品牌,就有成为死忠的可能。
      独立设计师能够在圈子里活下去的,真的很少。然而,我们也看到有更多的,如张晓星这样,有才华的年轻人在选择这条路。我们也相信只要专注,时间总不负人,在时间的沉淀下,他们的坚持会带领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坐标。

设计让我更懂生活
2.jpg
郭和庆
80后
平面设计师
No zuo no live
      “no zuo no die”,这是2013年最流行的网络用语之一,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但你是否听过“No zuo no live ”呢,“作”就是不安现状,爱瞎折腾的意思,No zuo no live的意思就是要走一条不同常人的道路。在对设计师阿长(阿长本名郭和庆,但身边的朋友早已习惯用这个和他外形相称的外号来称呼他)的采访中,我们发现他这个人就挺爱“作”的。
阿长的大学专业学的是平面设计,但由于是师范类院校的关系,所以阿长的很多同学在毕业以后就走上了教师岗位,即使不做教师很多人也选择了朝九晚五的安定职业,毕业后真正做设计的人寥寥无几。但当问及阿长是否也想过这条更安稳些的道路时,他坚定不移的给出了“从来没有”的答案。
      对于绝大多数的80后来说,做一份喜欢的职业,创造属于自己的事业都是曾经埋在心里的一个梦想。想当年毕业的时候,阿长也不确定自己的能力是不是可以支撑自己去走好这条理想的道路,也不确定设计这份职业是不是真的会有前途,但他的生活的态度告诉他, No zuo no live,不尝试就不会有结果。既然喜欢设计,也学了这么多年的设计,为何不在年轻的时候尝试去坚持呢。
      一开始也许只是为了那份冲劲,但越“作”就发现越有意思。对于阿长来说,从05年毕业到现在,平面设计这份工作已经成了他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个坐标,那不但是他的事业,还能给他的生活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并且,设计的领域越广,接触到的事物也就越多,他的兴趣爱好也就变得越加的广泛。阿长说自己是一个不喜欢局限在一个小空间里生活的人,而平面设计的创作正好给了他一个突破自我的途径,能帮助自己挖掘更大的潜力。阿长觉得,即使以后不做设计了,但由设计带来的这份益处却是终身适用的。
除了设计,他还玩很多
      阿长爱摄影,所以在他办公室书架上最显眼的位置就摆放着Contax G2和富士X100两台复古相机。除了相机,还有各类设计、摄影的书籍以及长长一叠珍藏的电影DVD,是一个标准的文青小空间,让人难免多瞄几眼。
      摄影、音乐、电影这些都是阿长除设计以外坚持多年的爱好们,他说做设计最重要的是审美,而这些兴趣都可以培养自己的美学感受力,所以在外人看来要维持这么多的兴趣爱好也许是一件很累的事情,但在他眼里却乐此不疲,兴趣使然做什么都是专注有趣的。除了从各种渠道收集书籍和电影,阿长也经常为了观赏一个话剧或是展览而跑到上海。他打趣的说设计师肚子里要是没有东西,那又该如何设计出有灵魂的作品呢。所以不管是一个摄影作品,还是老电影里一个画面,这些都可以成为阿长平时的设计灵感,他多样的兴趣可以说给他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灵感源。也许这也是为什么阿长的设计作品总是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作为一个本土成长起来的设计师,在他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更广阔的一个世界。
      看阿长案头摆着田中一光的《与设计向前行》和原研哉的《设计中的设计》两本书,一聊,果真是最喜欢日本设计师的设计风格。除了他们的设计作品,阿长说自己也喜欢看这些设计师写的文字,了解一个设计师背后创作的思想也许比懂得欣赏他的作品来得更重要。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阿长对于设计这件事的领悟也开始变得越来越成熟。以前设计对于阿长来说也许只是一个技术活,但现在他坚持任何作品想法才是第一位的,对于自己的作品即使是简简单单的一个细节设计,都希望用全力去体现个体的思维。
形而上谓之道
      2009年,在一定基础的积累之下,阿长创立了这家设计公司——温州形上品牌设计策划有限公司,这也算是他这么多年坚持的一个成果体现。阿长为工作室取名“形上”,意在传达“形而上谓之道”的理念,不仅仅是设计,他希望公司更能专注于品牌整体的形象建立,用视觉形象去传递品牌真正的内在之道。
      在阿长侃侃而谈的姿态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优秀的沟通与表达能力,作为整个设计公司的带领者,在整个团队中,阿长最常扮演的是协调统筹的一个角色,对外他需要做与客户的前期沟通工作,了解客户的需求以及一个品牌的定位,对内他则需要做好所有员工的工作分配,让所有人的能量都得到最大的发挥。在他有条不紊的带领下,现在形上设计在温州地区也有了不小的名气,像大家印象深刻的V-SHOW、那里花园、温州香格里拉、雪歌等都是阿长他们团队的作品。设计领域遍布江、浙、沪,涵盖地产、金融、传媒、娱乐、餐饮、服饰等领域。
      在公司的经营方面,阿长也算颇有经验,他希望用品质来打造一个不一样的“形上设计”,努力让每一个出自他们公司的专案都具有代表性,在设计上迎合甚至是超越这个城市的审美。
      他是名副其实的80后,但不爱混酒吧,爱看文艺老电影;他是本土出师的设计师,但不受拘泥,坚持做自己“有想法”的设计。平面设计对于阿长而言,是从小就感兴趣的东西,是“做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把想法一一付诸实现”的过程,更是带领他体味生活的工具。

在千篇一律的“欧式”风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00000.jpg
黄庆
80后
室内设计师
老练生世故
      86年出生的黄庆刚刚成家,却已经是云信装饰公司的首席设计师了。虽然个子瘦小,待人接物却透着成熟和世故。世故是一个可褒可贬的词,是难走的钢丝。
      黄庆一直是以别墅、豪宅等空间设计和软装为主攻方向,擅长大板块处理。无论是年轻人的时尚简欧需求还是成功人士的深沉型欧式风格他都擅长,通过空间切割、材料分配、光线运用等手段,将温州人最崇尚的“欧式”风格玩得驾轻就熟。
      空间设计师自己的家才是他真正的品味,就像服装设计师的着装能透露他的水准一样。本以为所谓“欧式”,只是黄庆为了迎合市场所做的妥协,相谈之下发现,他亲自设计、施工,仍在装修中的新居也走的是“欧式”风。看来这不仅是他擅长的风格,也是他真心喜爱的风格。
      年轻设计师,特别是年轻的空间设计师,在温州的竞争压力颇大。市场小、公司多,设计师多,且甲方仍处在盲目砍价的文明程度。设计师不仅要做设计,更自己亲自谈方案,跑市场,身兼数职。很多时候,温州的空间设计师并不像一个艺术家,更像一个职业经理人,或是流水线上的工人,他们的创造力被市场无情的消磨着。黄庆身上的“世故”也从这里而来。
      值得庆幸的是,黄庆给人的感觉是非常积极向上的,他并没有像许多80后和90后那样哀怨地诉说自己对这个世界的不满,也没有发出呼吁艺术和文明的振臂疾呼,他觉得这个时代给了他机会,他也在这个并不算理性的市场中找准了自己的位置。这样很好。
      相较于一线城市,作为三线城市的温州,家装市场的消费水平不算高,但却一直保持活跃的势态。别墅和豪宅,无论是对设计师的需求还是对材料及软装的消费能力,都是在这个市场中最强的。而在这个群体中,超过90%的业主会选择欧式的风格。黄庆了解这个市场的需要,也将自己定位为以欧式风格为主的设计师,无论是轻松的“简欧”风,还是“老牌头”的浓重欧式风,抑或“温州化”了的欧式风,他都信手拈来,这是他在这个城市的设计中找到的位置。
新装饰主义
      黄庆的案例多以“新装饰主义”为主题 ,新装饰主义有别于传统装饰主义的华丽感,新装饰时代讲求红花绿叶的搭配,着重于实用,典雅与品位,在呈现精简线条同时,又蕴含奢华感,通过异材质的搭配,并朝向“人性化”的表现方式进展。新装饰主张质感与层次,如墙面大理石的奢华层次组合,墙面上灰蓝镜面体的空间感和一些透光石的氛围点缀,简单又带点奢华的味道,正是人们追求高品质生活环境的极致体现。
      黄庆在每一个案例中首先考虑的是业主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比如,该瑞安别墅业主为一对年轻夫妇,典型的知识分子,思想活跃,品位高雅,对传统文化有很深厚的理解。本案在设计手法上,突出了文化人温文尔雅、平和理性的特点,用浅米色大理石做整体色调,表达业主的温馨典雅。中空客厅,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空间高,配合墙面大理石的层次,体现简单而又奢华的味道。
      在设计风格定位上,黄庆常吸取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风中的一些经典元素,既不过分张扬,而又恰到好处地把雍容华贵之气渗透到每个角落,如圆形楼梯的设计,柱子以透光玉石结合大理石的组合,楼梯踏步中间设置观光平台,既突出整体效果的华贵又适当彰显业主的个人品味。

从“野路子”杀将出来
1.jpg
Maggie
79年生人
形象设计师
     并没有受过什么专业训练的Maggie对时尚有着敏锐的触觉。与其说时尚,不如说美。她对美的东西,很敏感。对色彩和运用和搭配,很到位。再加上她骨子里有着温州女人的那股拼劲儿,做事认真,也较真。所以她是值得尝到成功滋味的人,即使这条路也许会比想象的长。
Maggie并非那种温室的花朵,不是“富二代”,经历过挫折,她是我们这次专题的特例,因为她不是80’s,她站在70’s的尾巴上,她不忌讳谈自己的年龄,她说:“我今年36岁了,我知道这世界的险恶,却始终面带微笑,向往自由。”

    “养在深闺人未识”
      Maggie服装形象工作室,设在车站大道智慧谷内。走进店内,一股时尚的设计氛围扑面而来,店内挂着的衣服、首饰等物,东西虽然不多,但都很精致。Maggie个子不高,中等身材,脸有些婴儿肥,但精致的妆容令她颇有气场。
      Maggie本名金晓玲,温州本地人。她说,她在时尚方面的启蒙,比其他人稍早一些,早在十几岁时,就已有意识地践行自己的穿衣美学,经过了一系列对于服装设计的学习之后,又学了化妆造型设计。至此,她终于可以把自己心里所展现的东西,靠自己的双手呈现出来,拥有着集发型、妆面、服装、配饰等整体形象设计的实力。
      Maggie从事许多工作,包括时尚买手、服装搭配讲师、品牌时尚视觉策划师等等,和许多从事服装设计的人相比,Maggie算是个“野路子”,但她所展现的形象设计的实力绝对不俗。
      服装形象设计,能将一个人从头包装到脚,以充分展现出其个人魅力的搭配方式来提升个人的整体形象,是Maggie一直所希望达成的目标。所以,在她的努力之下,Maggie服装形象设计工作室于2013年11月份正式成立,并经过精心的经营,目前在圈内可谓小有名气。
   
一针一线,绝不马虎
      在2014年6月份举行的米喜迪潮童大赛上,一位名叫潘若楠的参赛选手以一袭紫衫、手拿纸伞的亮相,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仔细观察之下,人们又发现,潘若楠的衣服和纸伞均为纯手工打造,不仅非常贴身,在细节处也苛求到尽善尽美。
      今年5月,经朋友介绍,鲁女士带着女儿潘若楠来到Maggie服装形象设计工作室。通过接触,Maggie认为楠楠外在非常纯净,骨子里又透露着一股傲气,遂把楠楠的风格定位为欧洲风格的简约派。
      由于楠楠即将参加的比赛,要求能够融入环保意识。Maggie决定,在楠楠的服装表面加入大量的纸作为材料。
      在为楠楠制作第一套服装时,若纯粹用纸,服装会显得单调,Maggie经考虑,决定在纸衣上镶嵌水钻。
      镶嵌水钻的工作可谓是大费周章,因为纸张不能烫钻,只能用手一颗一颗镶上去,300多颗钻,光是镶嵌的活,集全员之力,做了足有一周的时间。再算上成衣、制作配饰的时间,这套“紫夜之星”晚礼服的制作共花去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由于是纯手工制作,每一个褶皱、流苏都显得非常精致。
      楠楠的第二套服装是“心语”,同样体现了时装与纸张的结合。该套服装的灵感来自于荷兰郁金香,并采用了2014年最新的款式设计,巧妙地将花朵语言融入到服装当中,雅而不俗。但为了挑选能完美呈现该设计的面料,Maggie女士在面料市场花去了一整天的时间,最终选中了某款欧根纱作为裙子主料。
      选择纽扣也是个不轻松的过程。市面上可见的纽扣大多是适合成年人的,尽管也有儿童纽扣,也属太过可爱,甚至略显俗气。Maggie认为,服装的细节非常关键,类似于纽扣这种看似很小实则体现服装细节的东西,反而更加马虎不得。Maggie并未妥协,百般寻找,终于在蝉街附近的服料市场找到了能够很好匹配设计理念的紫色纽扣。衣服已经做成,任务已经完成。但Maggie仍不甘心,她总觉得这套衣服还缺了点什么。经过多方考虑,她决定再为这套服装手工打造一把同样风格的花伞。
     在Maggie的绝不妥协之下,终于有了比赛当天,仿佛从画中走出来的楠楠。
     Maggie透露,每个来到Maggie服装形象设计工作室的参赛儿童,都是冲着比赛的冠军来的。父母会把孩子带到工作室,这是信任的体现。事实上,曾来到工作室接受包装并参赛的儿童,均为该赛冠军。
凸显客户的个人独特魅力
      温州处于时尚的前沿,但Maggie认为,时尚是无止境的,在时尚领域,温州仍有极大的潜能可以激发。时尚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许多人希望变得时尚,却只是听从了他人的建议,简单地通过服装、妆容、发型等改变了一时的外在形象,却未能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体现出自己对时尚的理解。
      鉴于这一点,所以,Maggie说,她更希望能把时尚文化做出来,通过自己对时尚的理解,让更多的温州人体会到时尚的魅力,并让他们拥有自己诠释时尚的能力。
      温州其实并不缺设计师,也不缺为时尚服务的工作室。Maggie在其他同类机构已在温州有了一定基础的情况下,这样的环境让Maggie服装形象工作室的生存有着不小的难度。谈到这个问题时,Maggie笑着说,确实在温州的时尚领域已有许多类似的机构,但他们要么只针对化妆,要么只针对服装,而整体的个人形象设计却没有。事实上,人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衣服很好看,妆画地很美,裤子很合身,鞋子也很炫,可当它们凑在一起时,却显得格格不入,这正是因为搭配设计不合理所致。而Maggie服装形象设计工作室可以做到的,是让一个客户能够得到从头到脚的包装和设计。不仅绝不会存在不搭的情况,还可以凸显客户的个人独特魅力,在经过Maggie的设计,理解搭配之道后,哪怕面对着家里的一堆旧衣服,也能让它们重新焕发新的生机。
      Maggie还对企业文化如何在员工形象上体现颇有心得,她认为企业文化可以通过时尚的员工形象来传达,企业的员工是企业展现自我风格的一个重要窗口,为此,Maggie服装形象设计工作室还为一些企业提供服务,根据企业文化,为员工设计制服、妆面,并对员工进行形象培训。帮助企业达到软硬件文化统一,借此提升企业品牌形象。
要想跑,得先学会走
      跑步之前,总要学会走路。Maggie说,工作室才刚起步没多久,幸而客户的认可度很高,虽然在硬件方面不是温州最好的,但却能够把时尚的理念正确、精准地传达给客户,让每位客户满意,“我们没有很高的价位,却有着最好的产品文化与服务。”
      近来,受Maggie服装形象工作室服务的儿童造型频频获奖的影响,一些人以为Maggie服装形象工作室有种“走童装路线”的感觉。Maggie解释,工作室所针对的整体形象的设计范围很广,设计儿童形象是非常巧合的开始。事实上,不管是老人、成年人、年轻人、儿童,任何人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服装,每个人也都应注重个人形象的展现。Maggie的服务面向每个年龄段的群体,甚至不仅仅局限于个人,包括企业、公司、时尚服务等各行各业,Maggie都可以提供服装形象设计。
      Maggie说,例如上海百嘉乐V-SHOW公司,他们在温州有两家门店包括在上海与无锡的门店。他们的员工形象,就是Maggie服装形象设计工作室所做的。根据V-SHOW的品牌形象,为员工设计包括制服、妆面、配饰等全方位的形象搭配。此外,同样的还有JJOT、IDVE等企业,从这几家企业所反馈的情况来看,Maggie服装形象设计工作室的服务都做得很到位。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太过美好.com 下一篇夏日滋味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温州报业发行广告有限公司 浙江省温州市公园路105号 邮政编码:325000